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306篇
航空   1203篇
航天技术   286篇
综合类   176篇
航天   3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根据反潜直升机及其机载探测器材的特点以及跟踪潜艇的特点和要求,研究提出了反潜直升机使用吊放声呐持续跟踪潜艇的"两侧交替、同步运动、长时听测、动态修正"作战使用方法,并对其效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作战使用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文章可为反潜直升机的训练和作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基于任意角度压缩感知(CS)方法分析了传感器安装角度偏差对风扇/压气机周向模态识别重构的影响,设计了一套自适应角度优化程序修正重构误差。利用数值试验探究了传感器角度偏差和数量对周向模态重构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角度偏差等级为2.5%时,平均重构误差达到10%以上,若保证重构误差基本不变,将传感器数量从7个增加至25个,仅可以将角度偏差等级放宽至4%。而采用小生境微种群遗传算法进行自适应角度优化,在20 dB信噪比下,通过自适应角度优化可将角度偏差等级从2.5%放宽至10%,降低了传感器安装的精度要求。成功优化了一款冷却风扇在前三阶叶片通过频率下的主要周向声模态重构幅值。自适应角度优化算法有效提升了基于压缩感知的风扇/压气机周向模态重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3.
飞机航空电子系统设备级滤波电路对系统的正常工作有重要作用,从中选取28V直流电源滤波电路作为典型电路,结合印制线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s)图,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CST)对其进行场路协同仿真;最后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实际滤波电路进行了共模和差模插入损耗测试,验证了场路协同仿真的正确性,并通过实验和仿真得出每种类型的电气元器件对共模和差模插入损耗的贡献。  相似文献   
94.
中心支板式RBCC发动机引射模态流动与燃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磊  赵国军  杨一言  秦飞  魏祥庚  何国强 《推进技术》2020,41(10):2292-2301
为了深入认识引射模态工作机理,针对中心支板式RBCC发动机,在飞行马赫数2、不同内置火箭流量时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全流道一体化的数值模拟,并对其内流场特征、火箭射流/引射空气掺混发展特征以及复合型释热规律和火焰结构等开展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RBCC发动机引射模态下的流动掺混燃烧过程是一个复杂且高度耦合的过程。在即时预混燃烧(SMC)模式下,燃烧过程主要在内置火箭射流与来流空气之间形成的剪切层内进行;流道上游剪切层厚度较薄,温度和组分浓度梯度较大,掺混速率快;高释热区集中分布在流道上游,可分为超声速释热区和亚声速释热区;流道内的燃烧反应以扩散燃烧为主,随着掺混过程的进行逐渐向预混燃烧过渡。提高火箭流量,流道内温度升高,反应持续距离增加,但掺混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95.
简要介绍了 A T M 局域网仿真的主要原理,以 I B M 8260 A T M 交换机为例,具体分析了 A T M 局域网仿真的实现细节。  相似文献   
96.
Uniqueandoftenhazardousconditionsareencounteredwhenrotorcraftareoperatedfromshipbasedplatforms.Oneofthemoretroublesomerotorcr...  相似文献   
97.
非对称变翼飞行器复合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非对称变翼飞行器的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复合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基于非对称变翼的姿态动力学模型,将变翼作为一种主动控制方式,提出了非对称变翼的使用条件,并采用逻辑函数设计了气动舵和变翼的复合控制分配策略。利用扩张干扰观测器估计了变翼过程中的扰动,采用全局滑动模态的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姿态复合控制系统,抑制了变形过程中参数的剧烈变化和变形引起的附加扰动。通过仿真,一方面与固定翼飞行器对比,校验了非对称变翼控制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通过气动数据的正负拉偏,验证了控制器对气动参数的摄动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8.
执行器故障下的运载火箭非奇异终端滑模容错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艳如  王青  胡昌华  周志杰  梁小辉 《宇航学报》2020,41(12):1553-1560
针对存在未知外部干扰和执行器卡死故障的运载火箭,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面的姿态跟踪控制算法。首先,建立了考虑干扰和执行器卡死故障的运载火箭姿态控制系统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模型;然后定义了运载火箭姿态跟踪系统模型,针对定义的模型,设计了一种非奇异终端滑模面,使得系统在执行器故障情况下仍能较为精确地跟踪参考信号。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了运载火箭姿态跟踪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有限时间收敛特性。数值仿真检验了本文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运载火箭姿态跟踪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虚拟实验系统构建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虚拟实验系统是现代教育技术和实践教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对网上虚拟实验系统构建技术的全面分析和总结 ,将适合于高职高专院校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模式划分为模拟演示型、系统仿真型、虚拟操作训练型和真实测量型等四种类型 ,并给出了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具有重要的意义的构建方案、实现思路、适用场合和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00.
Two orbits were selected in January–February 2006 when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Cluster spacecraft was large and mirror type magnetic field fluctuations were observed by all spacecraft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terrestrial magnetosheath. Minimum variance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find the mirror type fluctuations, and the amplitude of the fluctuations was determined individually. Mirror mode structures are moving along the streamlines frozen in the plasma. A model was develope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plasma flowtime from the bow shock to the observation point. The growth rate of the field strength perturbations was estimated by comparing the amplitudes of fluctuations observed simultaneously at distant locations (∼10,000 km)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δB ∼ exp(γt). The obtained growth rate values were about an order of magnitude smaller than those provided by linear models and they decreased in the inner regions of the magnetosheath, indicating some saturation in the growth of the waves when proceeding towards the magnetopause. The results of these two case studies suggest that mirror type fluctuations originate from the compression region downstream of the quasi-perpendicular bow shock, and the growth of the fluctuations cannot be described by linear approxim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